免費論壇 繁體 | 簡體
Sclub交友聊天~加入聊天室當版主
分享
返回列表 发帖

香樟缘

自搬进目前的小区,就与香樟为邻了。如此近距离接触香樟还是第一次,以前只在书本上见过。图片上的香樟蓊蓊郁郁,油绿得晃眼,可眼前的它们毫无盛夏的浓绿深沉,叶片黄巴巴的似乎营养不良。树冠倒是硕大如盖,饱满而丰盈。细看,叶间影影绰绰点缀着一颗颗小圆豆,这是香樟的果实。四月开的花,现已坐了满树的果,密密匝匝,繁星般洒落在叶间,簇拥在枝端。细长的柄稍稍弯曲,小而绿的果实挂在柄尖,低垂着,很谦逊的样子,静幽幽地飘散香气。


      这果实,要经历一夏一秋,到初冬时节变成紫黑色,那就成熟了。成熟的果实紧挨着叶片,挂在枝头,无论烈日曝晒,还是寒风横扫,绝不凋零。反而是等待一场春雨过后,立马抖落,接受下一个轮回。这樟树,是悖于春华秋实之自然规律的。

      要说这樟树,除了高大,外表再无夺目之处,它不比松的遒劲,不见梅的逶迤,缺乏柳的阴柔,甚至连旁逸的枝也没有,一律老老实实地伸展,向上。那叶子,密得一丝光也不透,显得沉闷。每日进进出出,行走于它的浓荫之下,倒也日晒不到,雨打不着。

      樟树有异香,所以百虫不侵。记得小时候祖母有一只樟木箱,每年入梅之前,祖母都要将过冬的棉毛衣物晒干放进樟木箱中,这样过夏就不会发霉生虫,冬天再穿的时候还会散发出淡淡的香味。如今祖母已离世三十多年,樟木箱早已不知何处。每每行走于香樟树下,鼻尖总会飘过老祖母樟木箱里收藏着的衣物上的淡香。

      或许是享受了香樟的恩惠,心中逐渐对它有了好感,看着它立在路边,毫不张扬地生长,忽然觉得,作为人到中年的我,香樟很对脾性。它朴实的外表,绝无引人之处。就连香气,也是躲躲闪闪的,不被所有人接受。它没有玫瑰香得浪漫,不像幽兰香得空灵,也不如梅花香得甜润。初闻时,寡淡怪异,让你忍不住皱眉。若是摘下一小片叶子,揉捏之后再闻,有一种将被熏昏的感觉。这小东西,越是糟践,竟然越香。真有点像人,越经历苦难越成熟。

      香樟的枝干从不突兀斜出,有人形容香樟就是苏东坡的书法,圆润连绵、俊秀飘逸,却又中规中矩。在这以怪异、另类吸引眼球的时代,香樟,优雅地站立,彰显着一份普通,一种平实,一种默默与隐忍,不也挺好么。

      其实,樟树作为野生树种,自古就有,但是,人们从观念上重视樟树却很晚。古代中国,素来重视草木文化,然找不到专门的吟樟之篇,哪比松竹梅,槐桂枫,它们入得诗,上得画,可谓人人得而咏之。相形之下,香樟似乎是不登文人大雅之堂的。鉴于此,内心不免为香樟鸣起不平来。草树芸芸,缘何樟不被亲睐?它对于人类的贡献远非一般树木所能及。建楼宇,造箱柜,炼香精,制樟脑……无一不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。

      直至读了陆贾《新语》,其中所言方令我释怀。他说,“贤者之处世, 犹金石穴于沙中,豫章产于幽谷。”这里,“豫章”即樟树。樟树既被认定为高人隐士,不被吟诵便不足为怪了。至此,心中再无古代文人对樟树的疏忽之憾了。

      时至今日,樟树早已抖落了当年的隐士之风,从深山走向大江南北,走到繁华的都市,并俨然成了城市圈养的宠物。它们或立于街道旁,或植于公园里,有人按时灌溉施肥,生病有人及时医治。当然,有时为了美观,园艺师们也会毫不留情地一番刀砍斧削,使之成为自己所中意的造型,或方或圆,不蔓不枝,颇有视觉盛宴的味道。

      面对一株株造型别致的香樟树,陡然的为它们不能尽情生长悲凉起来。我喜欢香樟下行走的那一份感觉,却更希望它们重新回到深山老林,回到幽谷涧边,回到被人遗忘的野生环境中。至少,在那里它们可以想怎么长就怎么长,栉风沐雨,自由呼吸,也不枉“产于幽谷”的隐士之风罢。
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
欣赏美文。

TOP

欣赏美文。

TOP

写的真好,大赞。

TOP

写的真好,大赞。

TOP
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
TOP

欣赏问好

TOP

欣赏美文。

TOP

欣赏老师美文!念安!问好!
岁月倾城.............

TOP

返回列表